七年级生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生物教案1教师寄语:
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2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是学习根的水分代谢的必备知识,同时也为今后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水分代谢奠定基础。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灌溉问题。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经了解,对于这些概念,初一的学生在小学时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不能准确的进行描述,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道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过程。
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手段:观察、分析、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内容是中心问题。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由浅入深,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根据挂图说明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和功能。
2、成熟区的生理功能与根毛细胞的细胞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切好的新鲜的萝卜片放入干燥的培养皿中,并撒上食盐。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其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水分产生,水分从何而来?"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水分是由萝卜细胞的细胞液中出来的,是因为撒入食盐造成的。)
4、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本实验中食盐遇到萝卜片上的水分后溶解,就成为食盐溶液。而溶液中含有食盐的多少即是溶液浓度的大小。
5、出示课本61页演示实验。(强调:实验中除一个烧杯中装有清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盐水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一样)
6、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萝卜条的变化,并用量筒测量烧杯中的溶液量。
7、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七年级生物教案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关生物学的科学成就。
2.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学的内容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3.了解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对比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
判断、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向全班同学介绍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巨大成就,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处隐藏24922个字……/p>
37℃
37℃
37℃
0℃
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 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①第1号试管内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说明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在与人体正常体温接近的37℃左右的酸性环境里,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溶解于水的多肽。
②第2号试管的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液不适于中性的环境;
③第3号试管内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蛋白酶经煮沸后已经被破坏了,失去了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
④第4号试管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温度过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胃蛋白酶适合在酸性环境和37℃范围消化蛋白质
七年级生物教案1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
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物质的基本观点。
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要通过种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内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们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做好有机物成分的鉴定实验,使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是本节课的关键,虽然这些鉴定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2、本节中出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概念。但由于初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知道甚少,所以在讲解时只能做浅显的解释,但又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所以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以便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尽量不要只做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实验效果不理想。
三、教法建议
1、通过"实验八"探究种子的成分,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归纳法总结出两类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并讲清概念。教师还可举出几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来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让学生明确认识某种物质是否是有机物,必须有两个条件:主要的是加热后是否能成碳,其次是是否燃烧。因为有的物质(如镁),虽然能燃烧,但加热以后不能成碳,所以不属于有机物。
2、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水分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3、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无机盐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4、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成分的比例特点。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种子中各以哪种成分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难点:
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手段: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1、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出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的实验中: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鉴定种子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中: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鉴定淀粉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面团不要过大。
(2)一直要到纱布中没有乳白色物质渗出,才可停止。
4、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总结种子的成分:
1、讲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及特征。
2、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
3、提出问题:
(1)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是否都含有脂肪?
(2)如果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都含有脂肪,为什么用芝麻种子做为实验对象,而没有用小麦种子呢?"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出示不同种子成分的结构图或表格)
植物的种类不同,所以各种成分的含量也不相同。在干燥的种子里,有机物总是比无机物多。
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