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04 16:47:08
议课心得体会

议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议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议课心得体会1

1月5日在李家庄中学,我们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这段时间有初步学习了这本书。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那么,观课首先是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它解决课堂教学现象的认识问题。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通过讨论对话,可以深刻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挖掘出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

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议课心得体会2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评课议课稿

我有幸听了唱老师上的一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获益匪浅。对于唱老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我想作一个简要的评议。唱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从他的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从他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也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紧密地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

唱老师语文功底深厚,教师语言丰富、优美、感染力强。既求新又求实,充分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教师充分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运用了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课文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深入理解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一、课前备课准备充分,导课精彩,使课堂更具有语文味。

用一组赞美春天的优美的排比句创设情境,再用“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银狼逐鹿”的故事导入新课。这个导课新奇、精彩,既切合文中对月色的描述,又为下面理解苏轼的情趣、突破本课的难点埋下了伏笔。这个导课可以总领本课内容与主旨,高屋建瓴,实在精彩,可见唱老师课前充分的准备及对文本透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立足一个“准”字。

根据课标要求,上好一堂课,要凸显这堂课的“三维”价值,谋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这节课,唱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学生资助研读文本,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文章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唱老师将教学目标分散开来,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分为四个模块,逐一完成各项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思路清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这节课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一新鲜的感受。故事导入,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明确重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全文,积累学法——课后整理,积累素材。整个教学流程能把欣赏文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努力打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纵观这一节课,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导”的尺度,努力把欣赏文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人,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论把握情节,给学生以课堂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四、紧扣教学内容,以读促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言文,就文言文教学来讲,读课文是至关重要的。唱老师重视了朗读和朗读指导,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根。重视了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的教学,落实字词句的教学应该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注意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时代性,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善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活化、丰富了文言文教学的手段,便于学生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教学环节紧凑、科学,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唱老师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交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1、导语,唱老师先采用优美的的语言创设情境,再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先范读,再让学生朗读,还注意朗读的方式方法,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疏通文意,欣赏课文: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分析,唱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另外唱老师还选择了重点的词、句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六、教学效果良好。

唱老师的这节课是应时而生的,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此处隐藏13428个字……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话,议课则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我认为,观课让自己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上老师做了什么?学生做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2)想:授课教师的思想理念是什么?3)想假如让我上这一节课,我怎么上?4)想:上完课人家让我发言的时候,我怎么发言?

议课就是要通过询问,思考前前后后的问题,找到有意义的方法.目的是改进而不是评价,作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展示。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 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 在实践中学习, 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继续教育课本陈大伟教授著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本书首先以课学教学研究的故事为引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实践操作,以及观课议课如何更好地促进和实现教师发展。案例与讨论相结合写作形式,让你在读书中不知不觉成为了思想的参与者,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尤如聆听名师的讲座,置身于争鸣的学堂。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人为本是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这一理念落实在观课议课中,首先体现在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过对眼前人的关怀使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化和现实化。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要以眼前的教师为本,其中包括参与观摩的观课议课教师,更要包括做课献课的教师。以人为本要致力增进学生的福祉。观课议课致辞力教师发展和教学改进,更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以人为本要务人之本。人之本在于致力和追求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要致力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突破,无快乐。”

人有思想的权利,人会思考,在思考中能对收益和得失进行算计,并在算计中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价值标准追求利益最大化。观课议课要尊重参与者思想的权利,并搭建交流与表达思想的平台,鼓励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积极主动的思想。要防止参与者对他人思想权利的剥夺和对他人思想过程的包办代替,也要防止权威思想对草根思想的禁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感身同受。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也是本书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新课程改革由“懵懂”走向“成熟”。由会场走向课堂,由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由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使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课堂教学。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掩卷思之,学校每一个学期举行的听评课研讨活动,无不在经历“漫长而煎熬”的炼狱中而“痛不欲生”。听课教师条分缕析一一道出自己的观察,尤其是教研组长的最后总结性的“几点建议”、“几点希望”发言,令做课教师如坐针毡。看似效果突出的教研活动,实则在这种“高厉害”的重压下,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陈老师在书中有力的鞭打了这种活动形式,他从形成共同愿景,降低利害关系,在合作中互爱三个层面作了阐述。“在观课议课中,做课教师成功了要学会享受成功的成就感。如果

议课心得体会14

认真学习了《观课议课的准备》这一节的内容之后,让自己思考了很久的是其中的一项:观课议课的参与人员。

专家讲:参与人员可以有专家、领导、家长、老师、学生……,那么要精简的话,首先是简家长,其次是简领导、简专家、简学生,最后剩下观课议课的主体——教师。而这个主体中同学科(甚至同年级)老师人多共同语言多,可以参与观课议课。象我们这种小特科的教师还是渴望跨学科观课议课的。首先,我们小科教师为数少,参与的人员与课程都比较少,学习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其次,我认为共同语言多有利于深入研究,不同语言多却有利于开阔视野,取长补短,除了具体教学内容,毕竟学科间还有很多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的东西。其它学科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我还是都可以拿来借鉴的。所以我也真诚的希望学校不要将语、数等大学科搞成学科式教研,而把我们小科教师拒之门外。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怎么办?只要不坠青云之志,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观察、反思、改进,“人人可以为尧舜”!”同意此观点,但我会很寂寞、很无助。

议课心得体会15

今天,我们上午一共听了三节课。第一节是xx老师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第二节万xx老师的《三边形和四边形》,第三节是赵xx老师的《代数式》。中午一点多时,由教导处xx老师负责与我们一起评课,大家各抒已见,激烈讨论,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提升。

总体来讲,三位老师很好的体现了xx天长小学的"选·动"课堂特质,让我们在听课时进一步了解和体悟了"四最"课堂的模式和选动策略,很有触动。三节的共性是:

1、关注了学生主体性,注意生成,注意从学生中来,研究材料来自学生。

2、突破了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充分选择,自己选的与别人指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完成达成度和自我成功感也不一样。

3、注重学习的经历,窋体验性的东西有体验印象才深刻摸过、做过、想过,学习有深刻才有效。

在交流中,张槎中心小学的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年级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小组活动”。郑主任认为:低年级开展小组活动一定靠平常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小组活动的要求要做到(1)简练,有明晰的操作步骤。(2)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任务,1号同学干什么、2号同学干什么﹍使每人都有事情干。(3)训练学生,在同学发言时,其他人要倾听,轮流做中心发言人。这样小组间就能自然而然形成默契。

他说道小组活动的形成有个建模的过程,规定老师在备课时要体现第一步选材,第二步选法,第三步选项目,第四步选层的选动课堂理念。当然在建模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一开始时老师不是一下子就接受了,通过上层授课示范,骨干教师推广,然后月考核检查老师备课和上课中对这个理念的体现与否,到出模阶段可以让老师们有选择的在一节课里体现一两个选动过程的理念即可。随着选动课堂的推进,小组研究活动深入到每个老师的课堂里面了。

晚上,为了明天林雅梅的汇报课,大家各尽所能,献计献策,一起备课听课。直到刚才。主要成员有黄美榕、温智珺、林松、杨友欢,加上我,我感觉,只要大家尽力了,不管明天的效果怎样,我们一定有收获。

《议课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